
实施中小学“午休躺睡”工程是浙江省市县“两新”的重点工作,我省龙头企业首创“学习+午休”双模式转换设计,牵头制定《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 46016—2025),填补校园午休设施技术空白。
一是填补空白,首创双模式课桌椅标准。本标准为国内首个针对中小学生午休场景的课桌椅技术规范。聚焦青少年生长发育需求,创新设计“学习—午休”一键转换功能,解决校园空间与舒适性矛盾。通过科学的结构优化,午休时椅子放平后总长至少1050毫米,靠背能后仰135度以上。头枕宽、长至少达到180毫米、100毫米,腿托的宽、长不少于250毫米、100毫米,让孩子们头部靠得舒服,腿脚放得自在。
二是痛点攻坚,三重防护体系升级。针对午休高频痛点构建全方位防护,在表面理化性能要求方面,根据中小学生在午休过程中容易出现汗液较多的情况,对纺织品的染色牢度(耐酸汗渍、耐碱汗渍、耐干摩擦/级),人造革(表面颜色牢度/级)做了相应的要求;在力学性能要求方面,增加了挂钩强度和侧向倾翻稳定性、课桌垂直加载稳定性、课椅侧向稳定性等12项特殊要求,防止对学生造成伤害,保证午休安全;在安全性能方面,除有害物质限量、结构安全符合相关规定外,同时考虑到防火,增加了阻燃性能规定。
三是标准赋能,驱动健康校园升级。作为萧山区标准牵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标杆项目,本标准已落地全国200余所学校。同时,标准同步配套“生产+监管”体系,要求厂商建立全流程追溯码,质保期延长至6年。现已成为教育部“健康校园行动计划”推荐标准,助力实现全国中小学生优质午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