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建党百年话标准 > 标准故事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以标准化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 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12 16:07 信息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合格评定的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中国的合格评定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1957年,中国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78年9月,中国重新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81年4月,中国建立了电子元器件产品认证制度,成立了第一个产品质量认证机构——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QCCECC),依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技术规范对相关电子元器件开展质量认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在更广泛的领域推行认证制度,相继建立了家用电器、电子娱乐设备、医疗器械、汽车、食品、消防产品等众多的产品认证制度,其管理涉及众多政府部门。随后,又逐步建立了管理体系认证、人员认证、服务认证。
中国引入认证认可制度,为促进国际贸易以及提高国内市场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国内和进出口两套认证制度并行等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起,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对进出口商品实施安全质量许可制(CCIB),同时,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国内产品和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安全认证(CCEE)。对内对外的两套管理体系导致两个部门对同一种进口产品实施两次认证、贴两个标签、执行两种标准与程序,并且重复收费,这引起了国内外诸多企业的不满,并一度成为我国加入世贸谈判的焦点。为了履行中国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建立内、外统一的认证认可制度,2001年8月,国务院组建并授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
自2001年国家认监委成立,2002年国家标准委批准设立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1),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从无到有,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已走过二十个年头。二十年间,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完成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国际标准100%转化为国家标准,并在检验检测实验室等领域自主创新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标准,为我国合格评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技术支撑,在服务国家发展、抗击疫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危难见担当:应对疫情危机
认证认可领域发布的第一项自主创新国家标准,来自于2003年SARS重大疫情爆发后的临危受命。2004年5月28日,GB 19489—2004《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原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凤清就该标准的重大意义和实施作了说明,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就该标准的起草过程及主要内容作了介绍。通过这项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我国正式建立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制度,为提高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解决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防止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GB 19489-2004《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在抗击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战役中,经受了实践检验,对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和依法管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挥了重大作用。该标准还被翻译成英文,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标准化组织制定生物安全领域国际标准的参考资料之一。2014年,为帮助塞拉利昂应对埃博拉疫情,我国政府在塞援建了多所生物安全实验室,从设计、建造到验收,都实现了中国标准、中国制造和中国认可。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科研、疫病防控、反恐、重大安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巨大效益,该标准获得了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2005年7月26日,颁发了我国第一张P3实验室国家认可证书。
2014年,我国政府援建塞拉利昂应对埃博拉疫情生物安全实验室
在GB 19489-2004《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成功实践基础上,2015年SAC/TC 261再次组织研制并发布了国家标准GB 27421-2015《移动式实验室 生物安全要求》。该国家标准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生物安全四级和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技术依托,规定了对一级、二级和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移动式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按其制造的各类移动实验室多次执行防疫、救灾、反恐等重大任务,多次受到褒奖,充分体现了认证认可标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疫情防控领域的作用和价值,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再次发挥重大作用,并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这些自主创新的认证认可标准,在历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我国的生物安全命运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是“平战结合”战略技术储备的典型成功案例,充分体现了认证认可标准在危难之中显担当的精神。
敢为天下先:跟随与超越
等同转化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制定的国际标准为我国国家标准,这是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的出发点和最初使命。国际化是合格评定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ISO和IEC通过汇集全世界合格评定从业人员及用户的知识和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当前合格评定最佳实践的标准和指南。这些标准和指南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负责制定,构成了人们熟悉的“合格评定工具箱”系列国际标准。积极转化,参与制定,努力引领这些国际标准,是我国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自始至终的核心任务。SAC/TC 261成立之初就制定了“知己知彼、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全面跟踪”“实质参与、融为一体”“自主标准、导向国际”的“四步走”发展战略,为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确立了道路和方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引进来”的步伐从未停歇。2003年,我国派员担任CASCO的主席政策协调工作组(CPC)第一届成员。2010年,SAC/TC 261实现了对ISO/CASCO国际标准的100%转化。2011年,组织编译出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格评定建立信任》一书。2013年,组织编译出版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产品监管和市场监督的原则与实践》一书。2015年,组织编译出版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政府监管应用合格评定指南》一书。2016年,SAC/TC 261与ISO/CASCO在上海联合举办服务认证国际研讨会。2018年,聘任法国标协(AFNOR)的阿里斯特·达尔林普等多名国际专家为SAC/TC 261外籍顾问。从转化国际标准,到编译出版ISO国际出版物,再到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直至引进国际专家参与国内工作,认证认可标准化在“引进来”方面,不断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
编译出版ISO出版物
服务认证国际研讨会 聘请外籍顾问
积极“引进来”,也无惧“走出去”。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二十年历程,秉承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无数个发展中的“第一次”。2012年,我国专家首次担任ISO/CASCO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负责起草国际标准《合格评定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能力要求》。2013年10月,我国首次在北京承办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第29届年会,这是ISO/CASCO首次在中国召开年会。2015年SAC/TC 261首次主动提名专家担任ISO/CASCO服务认证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组召集人,负责牵头制定国际标准ISO/IEC TR 17028:2017《合格评定 服务认证方案指南和示例》,该国际标准也是ISO组织制定的首项服务认证国际标准,中国服务认证方案写入该国际标准。2016年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在上海承办ISO/CASCO/WG45第3次国际工作组会议,这是我国首次承办ISO/CASCO国际标准工作组会议。2018年,SAC/TC 261组织编写出版了《合格评定在中国》一书,该书由时任ISO主席和ISO秘书长作序,通过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全面总结了中国合格评定的工作经验,也介绍了合格评定工具箱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情况。2019年,SAC/TC 261主任委员董乐群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举办的市场监督国际研讨会,针对“市场监督的良好实践与挑战”议题,介绍了中国合格评定制度与实践,并同与会人员分享了《合格评定在中国》一书,取得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获得ISO/CASCO专门来函致谢。2020年,我国专家参与编写的ISO出版物《传递供应链信任》一书正式发布,其中四项中国方案作为典型案例写入该书,涉及节能环保、健身器材、铁路专用产品等方面,在国际专家中引起较大反响,为推动全球供应链的信任传递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截至目前,SAC/TC 261归口的现行有效国家标准已达82项,实现了对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国际标准的100%跟踪,建立了等同转化国际标准与自主创新国家标准相配套的认证认可标准体系。我国目前是ISO/CASCO的主席政策工作组(CPC)、战略联盟与监管工作组(STAR)和技术接口组(TIG)等国际工作组成员,累计参与45项次合格评定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向ISO/CASCO的51个国际工作组推荐注册我国专家90余人次,并推荐7人次担任国际工作组联合召集人,负责牵头制定了诸如ISO/IEC 17000:2020《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等核心国际标准。
认证认可标准化发展的二十年,是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鼓与呼的二十年。认证认可标准在合格评定基本原则和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供稿: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1)